首页

艾彩QQ

时间:2025-05-29 21:52:44 作者: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获三方面新发现 浏览量:73721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阮煜琳)记者29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获悉,“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8日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方面新发现。

  据介绍,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新发现,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度区域,而冰间湖200米至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米至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米至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鸌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本次考察任务由“雪龙”号、“雪龙2”号、“永盛”号货轮3船保障。这也是中国第二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其中,“雪龙”号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号货轮自2024年11月20日从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回,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自然资源部供图)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坚实一步。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表示,本次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中国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水利部:农村供水工程可服务人口达8.7亿人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红军踏上战略转移征程的前夕,中革军委决定将红军大学、红军第一步兵学校、红军第二步兵学校和红军特科学校合并,组成长征干部团。它是一支战斗队,长征开始后便一直为军委纵队担当前卫和沿途警戒、掩护任务;它又是一所培训红军干部的“流动学校”,担负着为红军各部队储备、培训和输送干部的任务。长征干部团留下的赫赫战绩,永远是长征这一宏大叙事史诗中的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长三角地区各方携手提升精神卫生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

在规范民主生活秩序中不断完善“三大民主”的制度机制。组织和制度是确保“三大民主”生活经常化、规范化的基础。在我军长期的民主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我军特色的民主制度规范,如军人代表会议、基层单位军人大会和军人委员会等民主组织和制度,有力推动了我军“三大民主”的作用发挥。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完善,我军“三大民主”建设需要进一步规范官兵的民主权利和义务,健全“三大民主”内容体系;围绕民主生活的有序开展,规范“三大民主”运行体系;围绕营造良好的民主生活环境,完善“三大民主”的保障体系,真正使“三大民主”生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加快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提高打赢能力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日本2024年度预算防卫费创历史新高 中方回应

12月2日,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2024“故宫以东”古建艺术季开幕 发布“古建联城”名单搭建文旅合作平台

“展览中的每一件文物都像是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那场海战的悲壮与英勇,仿佛历史书籍里的画面重现。”前来观展的游客刘学猛说,展览上破碎的船体残骸,以及经受过激战的武器装备,让他仿佛能听到海面上传来的炮火声。“这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甲午海战的历史背景,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菲律宾男篮主帅:再胜中国男篮难度大 希望决赛相遇

国网特高压公司庆阳换流站业主项目部经理 姚斌: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于2025年6月建成投运,届时,每年可向山东输电360亿千瓦时。其中,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力达180亿千瓦时以上。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